首頁 > 養生焦點 > 今日頭條 > 攜帶乙肝並不可怕 不易傳播民衆不必太過擔憂

攜帶乙肝並不可怕 不易傳播民衆不必太過擔憂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927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也許不知道,如果不是因爲肝炎,可能就沒有後來的羽·泉,也就沒有後來的《最美》,因爲羽·泉中的陳羽凡,打小就愛和同院的小夥伴“穿着棉鞋把白菜疙瘩當球踢”。直到後來,肝炎隔斷了他的足球夢,不得不轉而走向音樂之路。

攜帶乙肝並不可怕 不易傳播民衆不必太過擔憂

你也許不知道,肝炎,現在依然是亞太區內首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目前,全球共有5億人感染慢性乙型及丙型肝炎,其中3.5億人爲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約74%居住於亞太區內。

病毒性肝炎專家組織亞太撲滅病毒肝炎聯盟主席陳定信教授說:“病毒性肝炎對全球的威脅,並不低於艾滋病、結核病和瘧疾。”

每年死於病毒性肝炎的總人數達140萬,與死於艾滋病毒的人數相約;在亞洲,超過1百萬人死於病毒性肝炎,佔全球死於該疾病人數的70%;在亞洲,每年因病毒性肝炎而死的人數比感染艾滋病毒而死的人數高出3倍;在亞洲,每年因病毒性肝炎而死的人數比因瘧疾而死的人數高出9倍;在亞洲,因病毒性肝炎而死的人數高於因結核病而死的人數……

儘管亞太區面臨比其他地區更多的肝炎威脅,但相比亞太鄰國,中國在肝炎控制及預防方面卻有着出色的成績。世界衛生組織爲西太平洋區(包括中國)的乙肝工作目標是,2012年或以前,把5歲或以上兒童的乙肝感染率減至少於2%。2012年,中國5歲或以上兒童的乙肝感染率已下降至少於1%,提早完成世衛的目標。

就在幾天前,世衛組織通過世界肝炎日,再次讓人們調高對肝炎的認識和了解,世衛組織同時還發起了一個全新的機構--全球肝炎網絡,來強化全球應對肝炎的能力。

其實對於肝炎,一直存在兩方面的誤讀,一方面多數人並不知道肝炎會是亞太區首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忽視了肝炎的威脅;與此同時,多數人又並不瞭解肝炎的機理,對肝炎有着莫名的恐懼。

現在,在入職入學體檢來臨之際,《知道》請來亞太撲滅病毒性肝炎聯盟的專家,帶你重新認識一下被誤讀的肝炎。匡峯

真那麼可怕嗎

月底,入職入學高峯季又要到來,對於不少人而言,體檢成爲第一道關口。多年前,由於人們對乙肝預防知識的缺乏,談起乙肝無不爲之色變。甚至有人認爲,只要接觸得了乙肝的人就能傳染乙肝,因此在那個時代,不管是乙肝患者,還是乙肝病毒攜帶者,都被“另眼相待”。

乙肝攜帶易被誤讀

李仁當年就讀於一所師範院校。經過一番激烈的競爭後,李仁與宜興一所中學簽訂了協議,對他來說這算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之一。畢業離校時,他開玩笑說,去那之後,給同學一人寄一套宜興的紫砂壺。

最終李仁並沒有去成宜興的學校,而是回老家了--他在入職體檢的時候,學校發現他是乙肝攜帶者並辭退了他。而那時已是9月份,大多數學校已經不再招聘了,他也只好回到老家,找人託關係,在當地的一所中學謀得一份職位。

聽說這事的同學都覺得非常詫異:如果李仁是乙肝,平時也沒見他吃藥,而且還經常參加足球、籃球等劇烈運動,再說這四年下來,也沒有聽說班上的其他人被傳上了乙肝。

李仁告訴記者,他是在大學的一次獻血時被發現的,當時檢查的結果不正常,負責抽血的護士讓他去校醫院複查,醫生檢查後,說了一大串名詞,他只記得“乙肝攜帶者,肝功能正常,問題不大,多注意飲食”的話,他一聽問題不大,也就沒有太當回事,也沒有覺得身體有任何異樣。

不過,讓李仁沒想到的是,最終這個“肝功能正常,問題不大,多注意飲食”,卻讓他失去了心儀的工作。

現而今,李仁已經結婚生子,而且老婆孩子都是健健康康的,並沒有受到他是乙肝攜帶者的影響。

其實,如李仁般的經歷,並不是個案,乙肝攜帶者在入職入學中屢屢遭拒,多半是人們對肝炎誤讀的結果。

五類肝炎各有不同

同很多人一樣,聽完李仁的經歷後都會想,那麼乙肝到底有哪樣的危害,它是怎樣傳播,人們又該如何正確對待乙肝患者和乙肝攜帶者呢?

亞太撲滅病毒性肝炎聯盟常務理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肝病中心主任賈繼東教授告訴記者,病毒性肝炎主要有甲、乙、丙、丁、戊五種類型(即A、B、C、D、E型),“這五種肝炎是完全獨立的病毒。它們之間是沒有關係的,可以同時得,但不會互相轉化。”

五種肝炎病毒又可分爲兩大類。一類肝炎是甲和戊型肝炎,經食物、水和接觸途徑,通過消化道傳播,基本上只引起急性肝炎。醫學上叫糞-口途徑,也就是大家理解的病從口入。另一類肝炎是乙、丙、丁型肝炎,都是通過血液途徑傳播,既可引起急性肝炎,也可引起慢性肝炎,“以慢性肝炎居多”。具體的途徑包括:輸血或血液製品、皮膚黏膜的暴露、性途徑和母嬰傳播。“皮膚黏膜的暴露、性途徑、母嬰傳播實質上還是血液途徑。”

賈繼東說,慢性乙肝感染者大部分早期不容易查出來,最初沒有什麼症狀,有時只有常規體檢才能發現,有的甚至直到出現肝硬化等症狀了才發現,“就像冰山一樣,在浮出水面之前完全是看不見的。”

而對於乙肝患者與乙肝攜帶者,賈繼東教授指出這兩者的區分也是相對的,醫學上有簡單的區分,表面抗原呈陽性,但是肝功能正常,也沒有症狀,這種就叫攜帶者,不僅表面抗原呈陽性,而且肝功能也不正常或者有些肝病的症狀,稱之爲慢性乙肝,這時需要及時的治療。

另外,在攜帶者裏面又分兩種,第一種是表面抗原呈陽性,但是乙肝病毒、DNA都是陰性的,肝功能也正常,這種稱之爲“非活動性表面抗原攜帶者”,雖然以前感染過乙肝病毒,但病毒非常低了。另外一種就是表面抗原呈陽性,病毒也是陽性,但轉氨酶不高,這稱之爲“免疫耐受期”,意思即攜帶病毒,但暫時沒發病。他指出,這兩種的區別是血液中的病毒水平不一樣。第一種是最好的結果,第二種則需要觀察。

一般接觸不傳乙肝

賈繼東告訴記者,一方面要提高大家對乙肝的認識,認識乙肝的危害,早發現早治療,但同時又要反對乙肝歧視,“乙肝的傳播途徑是血液傳播途徑,一般的工作學習正常接觸不傳染。”

2005年1月,國家人事部、衛生部聯合公佈了新的《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首次明確乙肝病毒攜帶者可以當公務員。肝功能(穀草和谷丙轉氨酶)正常且B超正常的乙肝病毒攜帶者,報考非警察職位,都可以通過體檢。包括社會各類企業、行政事業單位歧視乙肝病毒攜帶者的行爲都屬違法。

2010年2月10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衛生部聯合下發《通知》,明確要求各級各類教育機構、用人單位在公民入學、就業體檢中,不得要求開展乙肝項目檢測,也不得詢問是否爲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

這些政策法規,爲我國數量龐大的“乙肝攜帶者”帶來了福音。

已是國家公務員的姚軍講起了自己的故事。他在讀大學的時候,並沒有考慮過要考公務員,他對外聲稱不喜歡這個職業,其實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他是乙肝病毒攜帶者。在生活中,他也體會過因爲這個原因而導致工作被拒的無奈,所以他從來沒有考慮過要報考公務員。但是,通過了解發現,公務員體檢標準這幾年作出了相應的調整,很多規定不再針對乙肝病毒攜帶者,於是他正式走上了考公務員的道路。從2009年開始,他多次報名參加他所在省的公務員考試,結果成績一直不理想,2010年10月,經過多次失敗之後的他正式報考了國家公務員。或許是經過了充分的準備,在國家公務員考試中非常順利,筆試、面試成績都還不錯。這時到了體檢的階段,由於是乙肝病毒攜帶者,他特意在面試前做了肝功能的檢查,只是有一項數值偏高一點,當時也挺忐忑,不過在體檢的時候,還算順利,最終當上了公務員。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