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醫界要聞 > 醫生介紹:揭祕運動療法治百病

醫生介紹:揭祕運動療法治百病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873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顧建文,博士導師、神經外科學教授,空軍總醫院副院長。

醫生介紹:揭祕運動療法治百病

一、臟器疾病

1、心血管疾病

(1)運動方案制定的個體化:有研究比較12個月的心臟康復、傳統治療和健康宣教的效果,發現心臟康復僅僅使高密度脂蛋白在治療前低於40單位的患者得到了更大幅度的提高。美國心臟病學會(2007年)強烈建議症狀限制性運動試驗是所有以運動訓練爲主要內容的心臟康復程序的前提條件,需要根據危險度分層制定個體化的運動方案,並根據臨牀情況及時調整訓練內容。

(2)運動訓練的心血管機制:運動訓練可以通過直接或者反射通路調節心衰患者的交感神經興奮性,如改善壓力反射的敏感性和心率變異、降低血液兒茶酚胺水平、血管緊張素II和血管加壓素以及腦鈉肽等;也能改善高血壓患者壓力反射的敏感性。動物實驗表明,長期有氧訓練使慢性心衰新西蘭兔的腎臟交感神經活性降低,改善壓力反射時血壓與心率的關係(從2.2+/-0.2增至4.6+/-0.7bpm/mmHg,P<0.01)和腎交感神經活性,同時增加銅-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生成和減少促氧化物的生成。因此,長期運動訓練降低心衰者自主神經活性主要是通過上調中樞抗氧化和抑制中樞促氧化機制共同完成的。一氧化氮合酶介導運動訓練對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6。循環抗阻訓練使慢性心衰患者肌肉線粒體ATP生成率(MAPR)、代謝酶活性、毛細血管密度顯著提高;碳水化合物代謝能力增強和最大攝氧量(VO2max)提高;VO2max增加與MAPR具有高度相關性,其中70%的增加是由於MARP增高所致。

(3)外周血管疾病的運動治療:雖然間歇性跛行患者單次大負荷運動的急性反應使血管內皮功能下降,但經過較長時間運動治療(3次/周,共6周),單次大負荷運動前、後即刻的血管內皮功能指數均比6周前有了顯著提高,說明運動訓練有助於改善患者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同時延長無疼痛行走距離。下肢血管旁路移植術後的活動平板訓練(2次/周,4~10周)使最大無痛步行距離增加175.4%、踝臂指數增加0.23;而對照組僅分別增加了3.8%和0.08。

(4)訓練方案:心臟康復方案不僅限於運動治療。美國心臟學會、美國心血管和肺康復學會的定義是:心臟康復應同時包括消除危險因素、調整生活方式、減少殘疾發生的所有有效措施2。英國NICE(NationalInstituteforHealthandClinicalExcellence)指南也提出心臟康復是包括運動訓練的綜合措施10。但是運動治療仍然是心臟康復的主要內容。運動訓練通常包括有氧訓練和抗阻訓練。有氧訓練方案包括步行、平板、自行車、划船、爬樓梯、踏車訓練等運動方式,強度50~80%VO2max,20~60min/次,3~5次/周。而循環抗阻訓練一般是10~15次/組、1~3組/日。此外還應制定個體化的日常活動方案以增強運動訓練的效果,同時保證活動和運動訓練的安全性。

(5)訓練強度:有研究將9對單卵雙生的健康人作爲對象,分爲大運動量組和低運動量組(兩組VO2MAX差別爲18±10%),結果發現兩組對象的心肌血流儲備、心臟血管和外周血管內皮功能均無顯著差別。尚未確定慢性心衰患者最佳訓練效應的合適強度。Wisloff等比較中等強度運動(75%最大心率)和間歇性運動(95%最大心率)對心梗後心衰患者的影響,訓練3次/周,共12周。結果發現間歇性運動和中等強度運動使VO2max增加46%和14%;間歇性運動使左心室舒張末期和收縮末期容量下降18%和25%,射血分數(EF)增加35%,腦鈉肽下降了40%,血管內皮功能和線粒體功能增強。

2、肺疾病

(1)運動耐力:COPD患者運動能力減退常常是由於通氣能力減退和通氣需求增加這一對矛盾引起。近年來逐漸發現運動時給予氧氣補充有助於提高運動能力,有較多研究試圖探討氧療與運動治療結合是否有協同作用從而提高療效。BradleyJM等的臨牀薈萃分析提示,無論是需要長期使用氧療還是僅在運動鍛鍊時使用氧療的患者,日常活動或運動鍛鍊同時進行氧療均有助於提高運動耐力和最大運動能力,改善呼吸困難和提高血氧含量14。但是Nonoyama等綜合5個隨機對照研究後認爲,運動中的氧療延長定量運動時間、降低Berg指數;但是對於延長極量運動、功能性運動(如六分鐘步行距離)、生活質量以及血氧濃度等沒有明顯效果。由於所分析的臨牀樣本量較小(31個研究包含549位患者),運動時氧療的效果尚難以做出最後判斷,但是結果仍然證明運動治療可改善患者運動能力和生活質量。

(2)康復方案:目前肺康復常採用8周程序。Skumlien等人觀察4周強化康復治療對40位GOLD(GlobalInitiativeforChronicObstructiveLungDisease)II~IV級患者的影響,並與病情類似的20位患者進行比較。結果每週5次以70%最大運動能力爲強度的耐力訓練和每週3~4次72%的15RM爲強度的抗阻訓練4周以後,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的生活質量指數(StGeorge’sRespiratoryQuestionnaire,SGRQ)下降了7,上下肢最大收縮力增加6%和15%,VO2MAX增加6%,最大工作能力提高60%,平板耐力測試時間延長93%,定量負荷下呼吸減慢和呼吸困難症狀顯著減輕。男性患者6分鐘步行測試增加的距離顯著高於女性。三週內接受12~15次的連續或者間斷的運動治療後,兩組患者CRDQ生活質量指數、六分鐘步行距離等與治療前相比都有顯著提高,但無組間差異。O’Neill比較6周運動訓練對COPD患者運動功能和慢性呼吸疾病問卷(ChronicRespiratoryDiseaseQuestionnaire,CRDQ)的影響,結果發現每週1次門診康復治療加2次自我鍛鍊與每週2次門診康復治療加1次自我鍛鍊(共6周)對運動功能等無明顯影響,但6個月後肺康復療效基本消失。

(3)療效維持:Cockram等人總結四年肺康復的經驗後認爲,每週一次的社區維持性訓練課加上每週3~5次的自我鍛鍊可以維持肺康復的治療效果,平均隨訪18個月以後的重複測量顯示仍然維持相當的鍛鍊效果。Spencer等研討每週一次的門診康復治療加家庭內的自我鍛鍊8周對肺康復有積極的療效。

3、糖尿病

(1)運動訓練量:美國糖尿病學會(ADA)、歐洲糖尿病研究會(EuropeanAssociationfortheStudyofDiabetes,EASD)和美國內科醫師學會(AmericanCollegeofPhysicians,ACP)都對運動的治療作用作了明確的闡述。如美國糖尿病學會指南提出,爲了更好控制血糖、維持體重和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患者應該積極參加每週不少於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者不少於90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分三天完成,最好能夠隔天參加運動。

(2)運動訓練強度:患者參加每週3次的耐力訓練,每次訓練量要達到400kcal;每週2~3次,每次訓練量達到500kcal。超重或者肥胖而無併發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運動總量不能低於每週1200kcal,大致相當於170~200分鐘或者19km的步行39。抗阻訓練的運動強度是每個肌羣完成3組8~10次以70~80%的1RM爲阻力的訓練23。同時還需要注意患者併發症情況,儘可能在運動訓練前接受心電圖負荷試驗以確定恰當的運動強度。此外,儘量避免在同一天對同一組肌羣同時進行耐力訓練和抗阻訓練。單次運動後胰島素敏感性增高可持續2~48小時,因此建議患者可以每天運動訓練,至少隔天要參加運動,不應出現連續兩天不運動的情況。

(3)運動降糖機制:單次或長期耐力訓練有助於降低血糖早已公認。運動後即刻胰島素敏感性增強的機制主要包括骨骼肌的糖轉運系統活性增強在運動終止後仍能持續一段時間、肌糖原和肝糖原儲備在運動中的消耗以及運動訓練終止後骨骼肌血流量的增加等。長期耐力訓練可以增強胰島素抵抗者、年輕和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敏感性,也可以改善腦卒中後糖耐量異常者的胰島素敏感性。可能的機制包括改善機體脂肪代謝和減輕炎症反應、骨骼肌GLUT-4表達增加和一氧化氮誘導的骨骼肌血流增加以及減少肝糖原生成等。

(4)抗阻訓練的作用:無論是單次或者長期的抗阻訓練都有明顯增加胰島素敏感性和增加糖耐量的作用。長期抗阻訓練還能增強骨骼肌,從而提高整個機體的糖處理能力。2型糖尿病患者嚴格遵從醫囑參與耐力訓練的比例相當低。因此,有學者認爲耐力訓練和抗阻訓練都是2型糖尿病患者改善代謝能力和提高生活質量的運動措施。

4、肥胖症

(1)老人:Villareal等人證明6個月每週3次的運動訓練不但使身體虛弱的老年人體重減輕8.4%,也使身體機能指數、VO2max以及功能狀態問卷得分有明顯改善。此外,治療組肌力、行走速度、障礙通過能力、單腿支撐時間等也都有顯著增加。

(2)兒童:運動治療未改變肥胖患兒身體組分,但確實改善糖代謝能力。每週3次,每次1小時的運動訓練可以在8周以後使肥胖患兒的胰島素敏感性增高、心肺功能增強。

(3)運動消耗和飲食攝入:Catenacci在綜述42中認爲,大部分關於減肥的隨機對照研究顯示運動訓練本身可以獲得一定的效果,但是減肥絕對值較小(約0.1~5.2kg)。部分研究提示如果每天能量攝入少於消耗500~700kCal,可以在短期內使體重下降6~8kg。

二、骨關節疾病

1、運動損傷

(1)跳躍膝:運動員的常見損傷,53%的患者爲此終止運動生涯。伸膝肌羣離心性運動訓練可以減輕膝關節疼痛、改善運動功能,且常以下蹲作爲基本訓練動作。但是下蹲運動時髕韌帶負荷受到軀幹角度、側向重心偏移和小腿肌肉韌帶張力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提出了在25度的斜板上站立進行股四頭肌離心收縮訓練的方案,訓練時要求患者儘可能保持軀幹直立站立於25度的斜板上,墊高足後部以放鬆小腿肌肉,進而緩慢屈膝至70°;並且在訓練中增加負重量使患者在離心收縮時產生能夠忍受的疼痛。結果證明15次×3組,每天2次,每週7天,共12周的離心收縮訓練,使12周和32個月時患者的膝關節疼痛和功能改善效果均比向心性收縮訓練組明顯。

(2)踝關節損傷:近年來系列研究提出諸多損傷機制來解釋功能性不穩定,如肌肉力量、關節本體感覺、姿勢控制、神經傳導速度以及神經肌肉反應時間,根據這些可能機制提出的運動方案主要強調本體感覺、力量增強訓練以及協調性訓練等。踝關節功能性不穩定者步行擺動相末期和足跟觸地時踝關節可處於明顯的內翻狀態,內翻扭力可使踝關節外側韌帶和關節囊等組織損傷,使本體感覺減退,進而使中樞神經系統對踝關節的控制減弱和導致反覆損傷。踝關節外側韌帶扭傷後早期在踝關節保護(使用彈性繃帶、活動性支具等)基礎上進行運動治療與靜態踝支具方案相比,運動治療使更多患者回歸工作和運動。運動治療可使踝關節扭傷複發率降低(RR:0.37),增加踝背屈的能力。

2、骨關節炎

(1)治療作用:骨關節炎是最常見的疾病之一,髖和膝骨性關節炎者超過70%見於65歲以上老年人。Thomas等對786位膝骨關節炎患者進行兩年隨訪研究,分爲運動組、定期電話諮詢、運動+電話諮詢以及對照組,每6個月評估一次。參加運動治療的患者在所有4次評估時疼痛程度都輕於不運動者。250位60歲以上的膝骨關節炎患者,18個月以後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組均比對照組具有更好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58;Mangani等的研究也顯示力量訓練和有氧運動訓練有類似效果。221位患者進行股四頭肌肌力訓練或者關節活動度訓練,隨訪30個月表明,肌力訓練比關節活動度訓練能更好地維持肌力和延緩關節病變的進展。

(2)作用機制:Foley等利用MRI測量膝關節軟骨的體積、脛骨平臺面積以及軟骨缺損計分,並進行了2年隨訪,發現關節軟骨體積、脛骨平臺面積的年度變化率與下肢肌力基礎值呈正相關;與下肢肌力增加呈負相關,體力活動能力與關節軟骨體積變化正相關。

3、骨質疏鬆

(1)治療作用:Bonaiuti的薈萃分析綜合18個隨機對照研究共1423位絕經後婦女,結果表明無論是否存在骨質疏鬆,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都能提高骨密度。中等強度的步行訓練能同時增加脊柱和髖關節的骨密度。有研究認爲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對防治絕經前或絕經後婦女脊柱的骨質疏鬆都有積極的作用。309位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進行每週兩次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治療,每6個月評價骨密度變化,結果顯示高強度訓練可有效地阻止骨量丟失64。但另一項研究發現力量訓練本身對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的骨密度無明顯效果。(2)癱瘓的影響:偏癱側上下肢的骨量丟失在第一年分別可達到10%和20%。因此有學者建議在腦卒中綜合康復治療方案中,應該將增加骨密度、減少骨量丟失作爲重要內容之一;脊髓損傷患者也有明顯骨量丟失和骨折發病率增加。截癱患者的骨盆和下肢,四肢癱患者的骨盆、下肢以及上肢都是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的常見部位。一定強度的運動可能可以保持上肢的骨質密度,而對下肢的作用效果相對較差。但是運動治療的效果不盡一致。如同樣採用功能性電刺激誘導的踏車運動,有報道認爲對提高骨質密度無效;而Mohr等發現一年訓練後,脛骨近端的骨質密度增高10%。對20位SCI患兒的研究顯示,低負荷、高頻率機械刺激6個月使脛骨近端骨密度增加17.7%,而對照組下降11.9%。

4、脊柱疾病

每天15分鐘、每週3次的運動治療結合每天上牀前15分鐘的腰部冷療,可以使椎間盤源性腰痛患者在12個月隨訪期內服用止痛藥物減少,70%的受試者疼痛程度減輕50%,12個月的複發率也明顯降低。單純運動治療或結合行爲指導等可以在6周內緩解亞急性腰痛患者的疼痛症狀,改善運動功能。

5、關節手術後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2003年發表的關於膝關節置換術的專家共識認爲,膝關節置換術後的康復治療是研究最不充分卻被廣泛使用的措施。膝關節置換術的最主要目的是消除由於骨性關節炎等原因導致的疼痛並改善關節功能。手術確實可緩解關節疼痛,但是術後患者仍然殘留功能障礙如關節攣縮、肌力減退、步態和活動異常等。康復治療包括早期踝泵練習、等長收縮練習、力量訓練、關節活動度訓練等,康復治療結果與理想目標仍有較大距離。骨關節炎常會破壞關節周圍組織從而引起本體感覺異常,而手術對於膝關節本體感覺功能的影響尚無統一意見。6、骨折後

(1)早期康復:橈骨遠端移位骨折切開復位分段內固定術後第一週開始被動和主動關節活動度訓練,11個月隨訪,關節活動範圍、上肢的整體活動能力以及工作能力均顯著改善。肱骨近段骨折固定術後立即開始運動治療與制動三週以後開始運動治療相比,術後1年時兩組患者患側肩關節功能障礙的比例分別是42.8%和72.5%;2年時功能障礙比例分別爲43.2%和59.5%。作者認爲早期運動治療可以加速功能的恢復,尤其在術後一年內功能改善更加明顯;而術後前3周的制動治療使患者在術後兩年內的功能恢復進展緩慢89。股骨囊內骨折經患肢站立和行走訓練爲主的早期運動治療有效,如FIM評分、疼痛分級和髖關節評分;接受積極治療的13位患者中有12位能獨立行走,而對照組無一例患者恢復行走功能。

(2)運動方式:漸進性抗阻訓練可以增強髖關節骨折老年人的肌力和下肢峯值力矩,下肢肌力改善與訓練的強度具有高度相關性。16周社區內運動訓練程序有助於改善髖關節骨折老人的功能性移動能力、平衡能力、下肢力量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90。運動再學習理論指導的運動治療和常規運動治療及行爲宣教的研究提示,骨折後6或24周兩組患者的Impairment如握力、腕關節活動範圍及疼痛程度等和活動限制、參與受限沒有明顯差別,常規情況下,患者接受一次的治療諮詢和指導已經足夠。

(3)訓練安全性:Mangione等進行的初步研究表明髖關節骨折老年患者可以在家庭內完成治療師個別治療下的中、高強度運動訓練。漸進性抗阻訓練和有氧訓練都顯著延長步行距離,提高肌力、行走速度和整體運動功能而未發現明顯的不良反應。

三、神經系統疾病

1、腦卒中

(1)力量訓練:大量研究表明力量訓練可以增強腦卒中患者的肌力(增加7~150%),但是尚未證明力量訓練對患者功能性活動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作用。

(2)強化訓練:Allison等研究強化訓練組與傳統治療組14-28天訓練的結果,證明出院12周後強化組Berg平衡指數以及軀幹控制能力提高幅度較大。但是強化組10位患者中有3人在治療第一週時就由於疲勞退出治療。強化功能性電刺激輔助運動訓練(1小時/天,連續15~20天)與常規強度(15分鐘感覺強度電刺激/天,4天/周)相比,可以使腦卒中發病3個月內的患者上肢功能的Wolf運動功能試驗指數顯著提高。

(3)上肢功能:有報道6周主動運動加神經肌肉電刺激雖然未能提高Fugl-Meyer評分,但行爲活動和運動活動都有明顯改善並維持了6個月99。機器人輔助訓練改變了過去替代運動的思路,致力於通過患者控制的主動運動觸發,通過神經功能重塑的機制最終恢復患者的主動活動能力,表現了新的活力。此外,鍼灸對上肢功能的改善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如電針結合力量訓練可以減輕慢性腦卒中患者腕關節的痙攣程度,鍼灸治療結合常規運動治療可以減輕肩關節半脫位患者的關節活動度和力量。

2、腦外傷

(1)牽伸訓練:常常用於控制過高的肌肉張力、減輕攣縮。但是治療時可能由於操作不當而出現意外,例如膕繩肌完全斷裂等。上肢肌肉痙攣可導致肌肉攣縮,單純牽伸治療並不能避免攣縮。

(2)強制性運動療法(CIMT):一般認爲腦外傷的效果不及腦卒中患者。主要原因是由於腦外傷患者比腦卒中患者更容易出現認知障礙,例如記憶力減退、知覺障礙、注意力障礙、思維緩慢、執行能力減退和行爲及控制障礙等。Morris證明這些認知和行爲改變使腦外傷患者對CIMT的依從性大大下降,最後影響治療效果。

(3)減重訓練:目前尚未取得統一結論,可能和損傷部位、嚴重程度、減重訓練方案等因素有關。38位腦外傷患者分別接受減重訓練或者常規康復治療,8周後兩組患者的功能性步行分類(FAC)、平衡能力、Rivermead運動指數和FIM評分都比治療前有顯著提高,但是兩組之間並無明顯差別。腦外傷6年以上的20位患者分別進行3個月的減重步行訓練和常規步態訓練,結果治療後兩組FAC、起立和行走測試都有改善,但兩組間無明顯差別。常規訓練組患者的步態對稱性反而好於減重訓練組。

3、脊髓損傷

(1)部分減重步行訓練:近年來部分減重步行訓練在脊髓損傷患者中廣泛使用,但是由於實驗設計存在歷史對照、評估偏倚等缺陷使得研究結果的可靠程度不高。因此,Dobkin等人的多中心單盲隨機對照研究(CLILT),納入發病時間平均爲4.5周的145位脊髓損傷患者(其中AISAB級38例,ASIAC或D級137例),比較減重訓練和常規訓練的差異。減重訓練組在12周內接受45次步行訓練,每兩週評估FIM-步行評分、15.2米步行速度、下肢運動評分(LowerExtremityMotorScore,LEMS);12周治療結束時測定6分鐘步行距離。兩種訓練都明顯改善患者步行功能,但沒有組間差異。發病後4周內開始接受治療者效果優於4周後開始接受治療者;兩種治療方法都在約6周以後表現出明顯的進步。該結果與該作者報告的6個月隨訪結果一致。

(2)運動功能評定:根據統計,約75~85%發病後數天內評爲ASIAA級的患者在一年以後仍爲A級;發病72小時評爲B級的患者一年以後僅有20%患者仍爲B級;75%的C級患者可以進步到D級。因此,ASIA功能分級在脊髓損傷急性期的使用可能不夠敏感;更重要的是不能反映行走能力等功能性改變。下肢運動評分(LowerExtremityMotorScore,LEMS)是根據雙下肢主要肌羣的肌力分級進行評估(每側各25分,總分50分)。根據既往研究結果,脊髓損傷後上下肢運動功能的改善主要在發病後8~26周,而且對於不完全性損傷患者來說,發病後一個月時LEMS>20分是6個月時具有獨立步行能力的重要預測指標。因此,在脊髓損傷康復治療的早期,LEMS可能作爲一個重要評估指標。

(3)訓練基礎:Adams觀察一位ASIAB級SCI患者接受每週3次,共4個月的行走訓練,平板步行速度從治療前1.0km/h增加到2.5km/h,步行距離從500米增加到1875米;股外側肌的肌纖維橫斷面積增加了27.1%,I型纖維百分比從1.3%增加到24.6%。T8外傷性脊髓損傷SD大鼠模型在發病一週後接受連續5天(20分鐘/次,2次/天)的活動平板訓練後,與對照組相比,運動組大鼠整體運動功能提高32%,比目魚肌最大強直收縮肌力增加了38%、肌肉疲勞下降9%,橫斷面積增加了23%;此外還發現,無論治療與否,整體運動功能與比目魚肌最大強制收縮力具有高度相關性(0.74)。

(4)神經再生的分子生物學基礎:已經知道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是神經可塑性的重要物質基礎;BDNF調控突觸蛋白I(SynapsinI)的合成和磷酸化過程進而引起神經遞質的釋放;神經營養因子3(Neurotrophin-3,NT-3)是在突觸傳遞和脊髓再生以及保持感覺神經元功能完整性中起到重要作用。運動訓練可以提高脊髓功能正常者的BDNF和NT-3的濃度。動物實驗也證明運動訓練能促進脊髓損傷後神經營養因子和突觸可塑性的提高。Ying等人將中段胸髓半切損傷大鼠分爲不運動組和運動組(跑籠)並與正常大鼠比較運動3天、7天和28天時的BDNF、突觸蛋白I以及NT-3的mRNA、蛋白濃度。結果發現,脊髓半切降低BDNF和突觸蛋白I的mRNA和蛋白表達,但對NT-3沒有影響;運動組BDNF和突觸蛋白I的mRNA和蛋白表達水平明顯提高,其中運動組28天的BDNF蛋白濃度比正常對照組高大約40%,運動組28天時NT-3的mRNA水平也升高到正常對照的145%。該研究從分子生物學水平部分闡述了運動訓練對脊髓損傷後功能恢復的神經基礎。

4、外周神經損傷

(1)外周神經損傷制動的利弊:外周神經損傷術後常規採用手指夾板固定,防止手指的伸展運動以避免修復後神經產生再次損傷。但是Clare比較了手指夾板使用對手指僵硬度、恢復工作時間等的影響,結果發現不使用夾板者恢復工作需要的時間較短,自我感覺關節僵硬較輕。因此作者建議沒有嚴重併發症的神經切割傷術後的康復治療不要使用夾板。

(2)格林-巴利綜合徵:兒童罹患該病兩年以後用Wingate無氧測試評估上下肢平均肌力和峯值肌力,結果顯示平均臂力是正常值的47.5%,而平均腿力爲正常值的83%;峯值臂力和腿力分別爲正常值的92.6%和116.3%。因此在格林-巴利綜合徵患兒的治療應更加關注上肢肌力的恢復。42位平均年齡52歲的患者在發病2周、2月、6月、1年和2年時評定肌力、握力、手指靈活度、平衡能力、面肌功能、呼吸功能、步態、運動和感覺功能、以及患者對疼痛、疲勞和感覺異常的自我評估。感覺和運動功能主要在第一年內恢復,但是到第二年末,仍然有超過一半的患者遺留有明顯的運動和感覺功能障礙。發病一年後僅有33%的患者自我評估爲完全恢復,此外對日常生活和社會活動的自我感覺評估也有明顯的障礙,如32%患者因爲該病而改換工作、30%患者不能像發病前一樣完成家庭內工作以及52%患者不得不根據身體狀況改變業餘活動的內容。因此康復治療應該個體化並且長期堅持。

5、腦癱

(1)異常行爲模式:腦癱是由發生於胎兒期或嬰兒期的非進展性腦損害引起的一系列運動、姿勢發育異常,最終導致運動受限。Taub等人在2004年提出了發育性忽略(DevelopmentalDisregard)的概念,描述腦癱患兒在運動功能發育過程中對患側肢體的忽略和避免使用的情況。Eliasson在2003年提出腦癱患兒的患肢從無正常運動功能的經驗和體驗,因此,患肢訓練應該着重爲使用患側肢體創造條件、機會和環境,並從行爲上糾正患兒的運動模式。

(2)強制性運動療法(Constraint-inducedmovementtherapy,CIMT):在成年患者腦血管意外、腦外傷以及手部局竈性張力異常的使用中已經取得相當多的經驗,目的是從行爲上修正忽略和避免使用患側肢體的錯誤模式。因此,CIMT理論上也可以用於偏癱型腦癱患兒的治療。Deluca報道了對18例患兒進行的隨機對照交叉研究表明,爲期三週的CIMT可以使平均年齡41.5個月的患兒顯著改善患側上肢的功能,並且在治療結束後3周重複評估無明顯減退。Eliasson比較了CIMT治療和傳統康復治療的效果,發現2個月每天2小時的CIMT顯著改善了患側肢體輔助手評分,並且治療結束後4個月的再次評估仍然保留了良好的治療效果。改良的適合兒童特點的CIMT也取得了類似的效果。此外CIMT用於小兒腦血管意外的治療也見於少量報道。2小時/天、5天/周的改良CIMT訓練殘留有肢體癱瘓和手功能障礙的缺血性腦血管意外患兒4周後,雖然患肢的感覺運動功能沒有明顯的改善,但是患兒的功能性活動卻有明顯改善127。

6、小兒麻痹後遺症

兒麻患者的行走速度與同年齡對照組相比減慢28%,而能量消耗增加了40%;並且能量消耗和下肢肌力總和呈負相關(r=-0.84)。Hebert用交叉設計比較膝關節鎖定KAFO和支撐相自動鎖止KAFO的三維步態分析,發現站立相自動鎖止KAFO時患肢擺動相的運動接近正常並減少了骨盆回撤和旋轉幅度,降低能耗,提高效率。

四、運動訓練方法

1、強制性運動療法

一項隨機對照單盲研究比較了每天3小時、持續兩週的CIMT與強化傳統治療對腦卒中早期(發病2周之內)上肢功能恢復的影響,結果發現除了治療結束時CIMT組患者Fugl-Meyer得分和治療結束3個月時患肢自我評價顯著高於傳統治療組外,雖然CIMT組患者各評價指標得分均高於傳統治療組,但尚未發現存在明顯差別。另外一項隨機對照研究比較了3周改良的CIMT和常規治療對腦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響,結果所用的評價指標包括Fugl-Meyer、FIM、運動活動日誌(MAL)和卒中影響量表(StrokeImpactScale,SIS)都提示CIMT組患者進步比常規治療組明顯131。

2、意念性運動療法

(1)理論基礎:運動想象或意念性運動(MovementImageryorMotorImagery,MI)是指通過大腦有意識地模擬、訓練某一動作而不伴有明顯的身體或肢體活動。此概念早在20世紀80年代晚期及90年代早期就已被提出,近年來隨着神經影像學技術如功能性磁共振的顯像等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進一步證明了運動想象在改善和恢復運動能力、學習運動技術等方面的作用並部分闡明瞭該技術的神經基礎。運動想象的神經基礎主要是大腦可塑性。成年人的皮層代表區不是一成不變的,能根據不同的外周及中樞的神經刺激而發生重新組合;正是大腦可塑性的存在才使得正常的學習和神經損傷以後的功能恢復成爲可能。毫無疑問,長時間的廢用可以使相應的大腦皮層代表區變小,Zanette等發現相對短時間的廢用也可以引起大腦皮層同樣的改變;Fiori等人也發現書寫痙攣(局竈性痙攣)患者完成意念性轉動手部存在困難,並且大腦皮層代表區也會相應變化。

(2)臨牀作用:運動想象也有助於提高正常人的運動能力,比如可以選擇性增強肌羣的力量、提高上肢定向運動的速度和準確性、結合PNF使用可以增加髖關節的活動範圍145以及改善老年人的姿勢控制能力。因爲運動想象有助於改善和提高很多與職業相關的運動技能,因此,上世紀90年代就有學者將運動想象用於護士和外科醫生操作技術的培養和訓練。

(3)臨牀應用:運動想象在康復醫學中主要用於各種神經損傷性疾病,如腦血管意外、脊髓損傷等。如對於中風患者來說,衆多研究均認爲結合運動想象和常規運動療法的綜合治療效果優於常規運動治療,並顯著高於無運動治療者。無論是在腦血管意外後肢體癱瘓的急性期或長期肢體功能障礙者、無論患者癱瘓的嚴重程度,運動想象治療都有助於改善肢體功能、坐-站轉移、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以及改善單側空間忽略症狀156。對於脊髓損傷患者來說,尚無新證據直接證明運動想象能改善癱瘓肌肉的功能,但是運動想象也能引起大腦運動皮層的功能重組再次得到證明。Muller-Putz等人已經成功利用腦電圖採集運動想象誘導的大腦運動信號,通過計算機處理後誘發四肢癱患者的手或者神經假肢的運動。運動想象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應用僅見少量報道,並且尚未取得一致結論。有學者認爲由於基底節缺乏多巴胺這個病理基礎的存在,使帕金森病患者難以完成運動想象的訓練而不能產生相應的訓練效應。但新近完成的一項研究證明,在使用多巴胺能藥物以後的響應期內進行運動想象訓練,確實能夠比單純進行傳統運動治療更能改善由於運動遲緩導致的日常活動能力。複合性區域性疼痛綜合徵(ComplexRegionalPainSyndrome,CPRS)的治療也是康復醫學的難題之一。Moseley等在完成三個系列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分級運動想象訓練法(gradedmotorimagery)用於CPRS患者可以顯著緩解疼痛等症狀,取得良好的效果。分級運動想象包括3個連續的階段。第一階段:學習、認識、記憶肢體在不同肢體位置下的印象;第二階段:在不誘發疼痛的前提下儘可能舒緩的完成不同肢體位置的意念性運動;第三階段:將患側肢體置於不透明的盒子內,雙側肢體完成同樣的動作。Moseley等人的研究證明,在6個月的隨訪期間,分級運動想象訓練有效地緩解了疼痛並改善患側肢體的功能。

3、康復機器人與運動訓練

(1)上肢訓練:機器人用於康復治療可以提供高強度、各種重複性任務性活動,並提供交互性功能;此外,還能用於客觀、可靠的評價患者的恢復和進步情況164。目前使用於上肢訓練的機器人可以提供單側或雙側肩關節、肘關節2~3個自由度的活動,最新發展的機器人系統(MechatronicSystemforMotorRecovery)還能用於腕關節訓練。研究已經證明這些機器人系統輔助訓練可以顯著提高慢性期腦卒中患者的肢體,包括肩、肘和腕關節的功能。小型化的康復機器人可以製作成類似於能產生動力的矯形器形狀(外骨骼),從而起到輔助和引導癱瘓肌肉產生運動的作用並通過產生的肌電信號作爲反饋信號控制該動力矯形器的運動。有研究證明即使腦卒中後嚴重偏癱患者也能順利控制其運動併產生良好的訓練效果。

(2)下肢訓練:有研究證明在傳統康復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機器人輔助行走訓練矯形器(Robot-drivengaitorthosis,Lokomat)進行每天30分鐘的行走訓練共4周以後,兩組患者行走功能的改善程度無明顯差別,但是治療組患者行走時患側支撐時間明顯延長,增加了行走時雙下肢的對稱性。康復機器人訓練與治療時輔助行走訓練對患者的能量消耗和下肢肌肉活動產生不同影響。由於康復機器人可能對患肢提供較強的、被動的穩定作用和活動時的引導作用,可以減少患者本身能量消耗和肌肉活動。雖然康復機器人的強大穩定性支持作用減少了肌肉主動活動,但是其對於正確運動模式的引導作用可能在神經損傷後早期活動訓練中起到重要作用171。

4、太極拳在康復醫學中的應用

(1)增強肌力:從運動特點來說,太極拳是一種結合了下肢開鏈和閉鏈運動的綜合性運動。閉鏈運動由於有助於控制髕骨的向前移位而被認爲是一種增強膝關節周圍肌羣力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有研究證明膝骨關節炎的患者採用計算機輔助的本體感覺易化運動(Computerizedproprioceptionfacilitationexercise,CPFE)和閉鏈運動(Closedkineticchainexercise,CKCE)都有助於提高關節位置覺、綜合功能評估得分、行走速度和肌力;但是CKCE增強伸膝肌羣力量的作用更加明顯。

(2)改善運動控制:太極拳能夠加強下肢肌肉協同並改善運動控制。Christou等觀察以伸膝肌羣最大等長收縮力量的2%、30%、60%和90%進行維持3秒的等長收縮時等長收縮力量的標準差和變異係數,比較患者在接受20周太極拳訓練後的運動控制,表明太極拳組的標準差和變異係數比對照組分別下降12.2%和18.9%。

(3)促進本體覺:長期的太極拳運動也有助於提高膝關節的本體感覺功能。有10年太極拳鍛鍊者膝關節角度偏移值是2.1±1.2°,低於同齡對照組(4.0±3.4°)。該作者另一項研究提示太極拳鍛鍊的中老年人的膝關節本體感覺與正常年輕人無明顯差異(1.7±1.3°和1.1±0.5°)。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