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曝光臺 > 越來越懶了?這些生活技能你還會嗎?

越來越懶了?這些生活技能你還會嗎?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2.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便捷讓人越發懶惰

下班買菜,回家做一頓香噴噴的晚飯;收拾好碗筷後,坐在燈下縫縫補補;快入冬時把棉被拆開,棉花曬幾天,再重新縫好……20年前,這幾乎是每家每戶的生活寫照。隨着社會節奏加快,現代人過上了“腳不沾地”的緊張生活,生存壓力迫使我們丟掉了很多生活技能。

越來越懶了?這些生活技能你還會嗎?

首先,堵車、通勤時間長等“城市病”讓下班後回家做飯成了奢望。跟工作“搏鬥”一天,又開了一兩個小時的車,或者在地鐵上站了一路,很多人到了家根本不想動,更別提做飯了。而年輕人小時候被父母灌輸“家務事不用你操心,好好學習就行”的觀念,讓很多人即使結了婚、有了孩子,也還沒學會做飯,不得不繼續依賴父母。2013年一項在天津進行的調查顯示,超半數的“80後”和“90後”夫妻,兩個人都不會做飯。雖說網絡和手機給我們帶來了便捷的外賣,但也帶來了地溝油、高油高脂等健康隱患。

其次,織毛衣、針線活等技能也在消失。過去,幾乎人人家中都有織毛衣用的針線。剛入秋時,老太太們就會坐在一起織毛衣,你跟我學兩招花樣,我跟你說說經驗。這不僅能讓家人穿上更合身的毛衣,還促進了鄰里、親人間的溝通。而釦子掉了、衣服破了,都有老媽妙手回春地縫補。再看現代人,釦子掉了找人補,被子髒了找人洗,衣服襪子破了直接丟掉。有人說,父輩們感情出了問題,更多的是去試着修補;年輕人感情有了問題,卻像丟破衣服一樣,隨手就丟掉了。不得不說,生活觀念的變化的確會影響人們的思想和行爲。

最後,男人掌握的技能也越來越少。以前,我們的老爸能換燈泡,會修桌椅,掏過馬桶,扛過煤氣罐,這些簡單的小事現在卻成了不少年輕男性的難題。買個燈泡來回跑三四趟,要不是瓦數不對,就是螺口對不上;椅子壞了,卻發現家裏連錘子、螺絲刀都沒有;馬桶堵了,更是下不去手,直接打電話找人來修。

生存技能還能昇華生活

針對上述變化,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張侃說,社會分工精細化是提高效率、降低勞動成本的必然結果,也必然會導致人們掌握的技能單一化。總體來說,人們的生活變得簡單了,這體現了社會進步,是件好事。但從個人角度來說,生存技能的缺失讓生活少了很多樂趣。

中科博愛心理醫學研究院院長傅春勝則表示,掌握多元的生存技能是一個人瞭解世界、瞭解自我的過程。人們在學習生存技能的過程中可以瞭解自己的能力,還會產生一種特殊的成就感,不斷獲得進步和他人的肯定。技能掌握得越多,安全感就越強,價值感和尊嚴感都會得到極大的提升。很多人上了歲數後出現抑鬱情緒,就是因爲身體機能下降,某些技能難以完成,使得價值感降低所致。

傅春勝說,生存技能的習得還是積累人生閱歷的好機會。學到一門技能猶如打開了一扇瞭解世界的窗戶,給生活增添了樂趣。比如小兩口一起做飯,你擇菜,我做飯,你刷碗,我擦桌子,雙方在交流中增進了感情;再比如,爲心愛的人織一件毛衣,雖然辛苦費力,但這種愛的表達是難以找到替代品的。張侃也表示,掌握幾樣生活技能並展示出來,是生活情趣的體現。只有熱愛生活的人才會去了解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整天沉溺在虛擬網絡中的人難有這種熱情。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羣衆體育研究中心主任江崇民認爲,個別生存技能還能增加活動量。比如蒸饅頭、包包子、擀麪條之前要和麪,半小時左右的上肢運動能鍛鍊包括肩背在內的多處肌肉;織毛衣、縫釦子屬於精細運動,可以鍛鍊手眼協調能力,更能預防老年癡呆的發生。

春節一起學點技能

春節將至,傅春勝建議,年輕人不妨藉機向長輩討教,學習一兩項技能,不僅讓生活增添光彩,還能帶來健康好處。

學做一道拿手菜。自己在家做飯吃更健康。做飯還包括買菜、洗菜、淘米、烹飪、洗碗等多個步驟,本身就是一種體力活動,可以幫助現代人緩解久坐的危害。一起做飯吃還能增進與愛人或朋友的感情。在學習的過程中,與長輩多交流,通過一道菜瞭解他們年輕時的故事,讓家人間的感情更親密。

學做針線活。傅春勝表示,在信息大爆炸的現代社會,人們變得浮躁不安,做事的專注力和認真度會下降。做針線活需要極大地耐心和專注力,讓年輕人重新學學如何集中注意力。

學點維修技能。換燈泡、修水管這些小事原本就不難,回家後不妨請教一下父親。子女與父親的交流往往不多,藉此機會與父親說說話,讓他重新當一次“人生導師”。

學書法。如今,提筆忘字的現象比比皆是。美國研究發現,經常寫字有助於提升腦力和記憶力,讓人心靈安寧。如果家中有愛好書法的長輩,建議討教一些寫字的技巧,陶冶情操。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