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健康科普 > 文武赤壁 尋覓千古風流

文武赤壁 尋覓千古風流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965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兒時看《三國演義》,知道了“三國周郎赤壁”;後來讀《念奴嬌》詞,又知道了“北宋東坡赤壁”,才清楚赤壁原來一文一武,本不是一地。二者都在湖北境內,相距不過二百公里。有一年參加“三國古蹟遊”,憑弔赤壁古戰場後,我突發奇想,便一路追趕,從赤壁市的武赤壁趕到了黃岡市的文赤壁,尋覓那“千古風流人物”。

文武赤壁 尋覓千古風流

相傳,武赤壁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赤壁大戰的古戰場遺址,由三座小山組成,即赤壁山、南屏山和金鸞山,其風光壯美,氣勢恢宏。而文赤壁則是文人騷客聚集之地,既有處處風光,又有滿眼文化。穿過“東坡赤壁”門樓,我沿着狹窄的山徑蜿蜒而上,徑直奔向臨江峭立的赤壁磯。赤壁磯原叫赤鼻磯,是黃州古城西門外斷巖臨江的一塊巨石,因其色赤如赭,形若懸鼻,故名赤鼻磯,也常被稱作赤壁磯。我站在赤壁磯頭,極目遠眺,萬里長江盡收眼底,赭紅色的陡峭岩石似城壁一般聳立,任憑“亂石穿空,驚濤拍岸”的衝擊。“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我的思緒如奔騰的江潮,涌向了那遙遠的時代……

這個並非火燒鏖兵、只因岩石赤紅而被稱爲赤壁的地方,之所以又叫“東坡赤壁”,並被尊爲文赤壁,是因爲蘇軾留下了“兩賦一詞”的千古絕唱。當時,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至黃州。名爲被貶,實則流放,“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的蘇軾,其實就是黃州官府代爲看管的犯官。沒有薪資收入,他只好開墾荒地耕種,自食其力。沒有房屋居住,他就在田間蓋起幾間農舍,建成時適逢大雪紛飛,索性在四壁畫滿雪景,取名“雪堂”。荒地位於城東,他就以白居易被貶忠州作《東坡種花》詩自比,乾脆將此地取名“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從此,中國文學史上最爲光彩奪目的“東坡居士”名號,就這樣“苦中作樂”般地誕生了。

文武赤壁 尋覓千古風流 第2張

黃州東坡的煙雨清風,哺育他“一蓑煙雨任平生”(《定風波》)的瀟灑豁達;雪堂的聊避風雨,潛化他“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西江月》)的人生頓悟;赤壁的滾滾江水,賦予他“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赤壁賦》)的壯闊胸懷。

被貶黃州,對於蘇軾的仕途功業而言是一個失意的低潮,但卻是他人生境界透悟的至高升華,更是他文學創作的一個全新的巔峯。遠離了官場傾軋,遠離了人世浮沉,他迷戀於江上清風、山間明月,駕一葉之扁舟,飄遊於天地之間。面對滾滾東逝的長江水,他把對歷史的思索與人生的感悟,凝集在了長江邊的赤壁。於是,光照千秋的前後《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等作品流於筆下,照亮了大宋文壇。

文武赤壁 尋覓千古風流 第3張

黃州成就了蘇軾平生最完美的“功業”。在黃州四年多的時間裏,是蘇軾文學創作最輝煌的時期,創作數量之多、質量之高,令人歎爲觀止。他自己也不無得意地在《與陳季常書》中寫道:“日近新闋(què)甚多,篇篇皆奇。”至此,他涅槃重生,突圍成功,在詩、文、詞、書法、繪畫等領域,登上了令天下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度。可以說,在黃州赤壁應運而生的“兩賦一詞”,是蘇軾最經典的作品。前後《赤壁賦》是宋代最傑出的辭賦,《念奴嬌·赤壁懷古》更是豪放詞的扛鼎之作。從此,也成就一個雄視千年、媲美唐詩的全新文學形式——宋詞。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回眸處,忽見一尊蘇軾立像面對大江昂首挺立,衣髯飄逸,神采悠然。千百年來,長江滾滾東逝,浪花淘盡英雄,卻淘不走絢麗瑰偉的文化,那些驚才絕豔、傲視千古的雄文偉詞,依然在歷史的江河中奔騰不息。


【版權聲明】本文爲生命時報獨家授權的原創文章,請勿轉載、抄襲或改寫。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