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今日頭條 > 調查顯示七成患者剛確診時被隱瞞患癌實情引爭議

調查顯示七成患者剛確診時被隱瞞患癌實情引爭議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902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去年,湖北省腫瘤醫院曾對該院患者開展了一次“癌症知情權”調查。數據顯示,7成癌症患者在疾病確診階段被隱瞞患癌事實。面對還不知情的癌症患者,該選擇實話實說、還是善意謊言,對患者的病情會有什麼影響?昨日,本報請來家屬、患者現身說法,並特邀湖北省腫瘤醫院欣然心理工作室主任周曉藝爲您支招。

調查顯示七成患者剛確診時被隱瞞患癌實情引爭議

[特別病例]

“瞞着她,她最後才走得安詳”

76歲的周婆婆直到去世,始終不知道自己得的其實是膽囊癌。

周婆婆家住青山,她的大女兒吳女士介紹,老人是在今年春節前被確診爲癌症晚期的,“當時醫生說已經沒有手術意義了,我們幾姊妹求醫生幫忙,絕不能讓媽媽知道實情”。

吳女士告訴母親,她得了膽結石,只要積極配合,很快就會好起來。在女兒的安慰、醫生的“保證”下,周婆婆終於安心了。打針、吃藥都很配合。治療後期,老人每天都要打止疼藥,但她始終覺得“有希望”。親友來探病,她也能笑着說說話。

今年3月17日,周婆婆安詳去世。辦完母親的後事,吳女士特意帶着禮物感謝主治醫生和管牀護士,謝謝他們配合編造了“善意謊言”。

“直面病情,纔有康復希望”

33歲的李先生,對抗鼻咽癌已經5年了。過了今年6月份,他就算平安度過5年生存期,可算治癒。昨日,他告訴記者:自己很感謝妻子、醫生的如實相告。

2007年6月,李先生在一次體檢中被懷疑爲鼻咽癌。在省腫瘤醫院被確診的當天,妻子拉着他的手,一五一十地將病情告訴了他。在醫生的幫助下,李先生很快投入積極的治療。

2個多月的治療完成後,李先生恢復得很好。他又在家休息了1個月,就去上班了。後來,李先生利用業餘時間自學心理學知識,還考取了心理諮詢師資格證。現在,他已經是省腫瘤醫院鼻咽癌病友會裏的老諮詢師了。

回憶當初,李先生稱:“剛被確診時,要說不怕是假的。但我體會到家人的關懷,我覺得要爲了他們堅強起來”。

[專家說法1]

“善意的謊言”應該因人而異

到底該不該告訴癌症患者實情?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是個糾結的難題。

湖北省腫瘤醫院欣然心理工作室主任、主任醫師周曉藝認爲,善意謊言應該因人而異。對於那些心理承受能力差,對癌症存在錯誤認識的患者,如果不講時機、策略地直接告知,很可能給患者帶來沉重心理負擔,引發其負面情緒,不利於治療。

如果患者心態健康陽光,對疾病有一定的瞭解;或者病程處於早期,病情並不嚴重,醫生和家屬則應該如實告知。這樣能幫助患者更明確地瞭解自身病情,更好的配合醫生開展治療。

[專家說法2]

由謊而實,一步步“漸變着走”

“善意的謊言”怎麼說最合適?周曉藝稱,應該一步步來。

首先,家屬可隱瞞部分病情,同時配合醫生對患者普及疾病常識,糾正“癌症=死亡”的錯誤觀念。

在患者開始治療,並有了信心以後,家屬可逐步透露實情。同時,家屬可以適度施加一些“壓力”和親情感召,讓他們感覺自己“被需要”,家人“不能沒有我”,激發他們的求生慾望,增強治療效果。

對於晚期患者,家屬也不應該一味隱瞞實情。可通過各種途徑讓患者瞭解,晚期癌症也並非“不治之症”,放化療、中醫等治療手段都可以控制病情,延長生命。

總之,在患者心態好轉、願意配合治療的時候,家屬應該適時透露實情,這樣才更有利於醫生開展治療。

[專家說法3]

“善意的謊言”其實難以瞞住病人

對於“善意的謊言”,周曉藝認爲:“假的終究是假的,難以持續。”

她介紹,在臨牀工作中,醫生們發現,很多家屬故意隱瞞實情,想減輕患者思想負擔。但腫瘤疾病的治療是個長期、持續的過程。而且隨着科學知識普及,一般的腫瘤治療手段已經深入人心。“想瞞住病人,並不容易”。

45歲的王先生在去年年底被查出胃癌。家屬一開始瞞着他,還特意讓他住進綜合醫院。但王先生很快發現,自己在做化療。他多次質疑:如果我不是癌症,幹嘛要做化療?幹嘛吃那麼多藥?還爲此與家屬多次吵架,甚至拒絕治療。

最後實在瞞不住了,家人只得告知實情,將他轉到腫瘤醫院。在周曉藝的多次心理開導下,王先生現在已經能正視病情了,積極配合醫生治療。(記者周曄通訊員張智)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