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醫界要聞 > 急救藥內現玻璃碎屑 業內稱該藥缺陷是公開祕密

急救藥內現玻璃碎屑 業內稱該藥缺陷是公開祕密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916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急救藥內現玻璃碎屑 業內稱該藥缺陷是公開祕密

急救藥品中的神祕碎屑究竟是什麼?

急救病人輸液時,如果一同輸進血管的還有細小的玻璃碎屑,是否讓人不寒而慄?這樣的風險,就來自一種叫碳酸氫鈉的急救藥品。

2012年11月8日,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曾發文,對市場上流通的碳酸氫鈉注射液所用普通鈉鈣玻璃瓶包裝緊急叫停,原因是這種包裝易因腐蝕作用產生鱗片狀玻璃碎屑,存在重大質量缺陷。然而據記者深入調查,5個多月過去了,這一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藥品包裝仍在生產使用,不少省份仍將相關藥品列入招標範圍大量採購。

急救藥內驚現玻璃碎屑

浙江一家制藥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碳酸氫鈉注射液主要用於治療酸中毒,爲臨牀常見的急救藥品,全國每年用量約有幾千萬瓶。由於具有弱鹼性和高溫易降解的特性,普通鈉鈣玻璃瓶裝碳酸氫鈉注射液在出廠3個月後,即會出現碎屑顆粒,6個月後碎屑肉眼可見。

他向記者展示了在市場上購買的該藥品。記者看到,該藥品由四川一家上市企業生產,生產日期爲2011年7月27日,有效期至2013年6月。輕輕晃動一下這瓶仍處於有效期內的藥品,瓶內的玻璃碎屑如碳酸飲料的氣泡一樣,飛旋翻滾。

據介紹,由於碎屑是隨着藥品直接注入血管,潛伏期長,易導致毛細血管堵塞、肉芽腫等,重者碎屑會嵌入腦部血管,危及生命,其危害不亞於媒體之前曝光的“問題膠囊”。

“我已向相關部門多次反映,這些部門也認爲要重視,但問題至今沒有解決。”該企業負責人表示,這一質量風險行業內不少人都清楚,揭開問題對他本人沒什麼好處,但軍人出身的他堅持認爲做藥就是做良心,不能忍看一些大企業乃至上市公司明目張膽生產不合格產品,危害羣衆健康。多拖一天,病人就多一分危險。

“標準缺失”與“唯成本論”

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投訴舉報中心的一份《注射劑藥用玻璃包裝材料存在安全隱患》的內部報告,分析了產生這一情況的制度性原因。

首先,該產品註冊過程中,我國對玻璃包裝材質並無明細的法規要求,企業爲降低生產成本,勢必選用價格最低的鈉鈣玻璃。

其次,是藥品招標“唯成本論”不盡合理。以2011年爲例,250ml玻璃瓶裝碳酸氫鈉注射液,全國的最低中標價格爲1.45元,最高爲2.22元,但事實上,安全合格的進口中性硼硅玻璃瓶價格高達8元,國產價格也在4.5元左右,整瓶藥品的中標價遠低於一個合格藥瓶的價格。如此一來,企業如果選用質量好的包裝,就意味着失去市場。

記者瞭解到,在行業內部,該藥品的包裝缺陷幾乎是公開的祕密。爲減少風險,一些藥品生產企業對正規的大醫院採取限量批發的辦法,讓醫院儘量在異物出現前用完。但在小型醫院、診所,該藥品的使用安全性就缺少了這最後一道保障。

安徽省六安市人民醫院院長朱德昌此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存放一段時間的碳酸氫鈉注射液確實有渾濁現象,甚至有碎屑產生。如果注入血管,可能造成過敏、排異反應,甚至危及生命。據他了解,目前三級醫院都基本不用這種包裝的藥品,但不排除中小醫院、社區醫院和農村診所還有使用的情況。

急救藥如何成爲“放心藥”

2012年11月8日,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爲此出臺了《關於加強藥用玻璃包裝注射劑藥品監督管理的通知》,明確要求“立即停止使用該藥用玻璃瓶,並重新開展規範的研究,選用合適的藥用包裝材料。”

然而,這一文件的執行情況不容樂觀。記者瞭解到,通知出臺後的5個多月中,一些規模企業仍生產、銷售該包裝藥品,一些地方的藥品招標平臺仍將其列入競標品種。中標藥品包裝仍爲“玻璃瓶”,價格爲2.5元左右。

業內人士認爲,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文件存在漏洞:只規定了一個技術標準,卻沒有出臺細則加強督查監管。文件的“軟肋”讓一些地方和企業鑽了空子,實名舉報人反而受到威脅打擊。

業內人士建議,主管部門應就通知落實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加強審批管理和市場監管,鼓勵包裝材料企業改進生產工藝,嚴禁相關藥品企業繼續使用普通鈉鈣玻璃瓶。同時,要完善藥品招標定價機制,不能唯低價是從,要對藥品成本進行合理覈算,通過價格槓桿,逐步提高注射液產品的包裝質量。

“基本藥品質量要有百分之百的保證,若相關部門放任自流,企業大膽妄爲,這將置病人於何地?”浙江那位舉報人反問記者。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