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今日頭條 > 長得胖是肥胖細菌作怪 歐美人胖菌較他地方人多

長得胖是肥胖細菌作怪 歐美人胖菌較他地方人多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916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人是胖是瘦,不僅和DNA及生活習慣有關,還可能是細菌在作怪。最近,有科學家發現,當給小鼠移植胖子體內的某種細菌時,小鼠不多日就會變胖,而如果植入瘦子體內的某種細菌,小鼠就會變瘦。科學家把這兩類細菌分別稱爲“胖菌”和“瘦菌”。不僅如此,科學家還在全世界做了個調查,發現歐美等地的人胖菌數目明顯要高於亞洲等地,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爲什麼歐美的胖子要比中國等地多。

長得胖是肥胖細菌作怪 歐美人胖菌較他地方人多

這一消息無疑給廣大胖子帶來新希望:這是否意味着只要給自己植入點“瘦菌”就行了?且慢,問題似乎沒那麼簡單。

肥胖細菌

首先被發現的是陰溝腸桿菌

肥胖問題,不僅是胖子們關心的話題,也是科學家們一直在致力研究的問題,近幾年來,很多科學家都把目光瞄向了人體細菌,想從這一方面找找肥胖的原因。而第一個肥胖細菌是中國科學家發現的。

2012年底,上海交通大學的趙立平教授在國際微生物生態學領域的頂級學術期刊TheISMEJournal發表文章,報道了可能和肥胖有直接聯繫的一類細菌——陰溝腸桿菌。

趙立平教授將一種來自肥胖病人的陰溝腸桿菌種植在無菌實驗鼠體內後,引起小鼠嚴重肥胖和胰島素抵抗。陰溝腸桿菌不僅能產生毒素,讓吃不胖的無菌鼠對高脂飼料產生嚴重反應並肥胖,還關閉了負責消耗脂肪的基因,激活合成脂肪的基因,由此,趙立平教授認爲,這種細菌正是導致肥胖的原因之一。

陰溝腸桿菌是第一個被確定與肥胖有關的細菌,而在此之前,很多科學家也在分析哪些細菌和肥胖有關,但都是一個大致分類,比如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傑弗瑞·戈登等人發現,肥胖者腸道內遊弋着一種與苗條者體內迥異的細菌。在肥胖人羣中,厚壁菌增加,擬桿菌減少。但當肥胖人羣體重減少時,厚壁菌數量下降,擬桿菌比例上升了。這裏所說的厚壁菌主要是芽孢桿菌、葡萄菌、梭菌等一些條件致病菌。研究人員認爲,這種“肥胖細菌”從食物吸收了過多的卡路里,能量被身體吸收並沉積起來成爲多餘的脂肪,肥胖便形成了。

今年5月,國際著名期刊《糖尿病》發表了一篇文章,介紹法國、美國、羅馬尼亞科學家將肥胖大鼠腸道的高比值硬壁菌與擬桿菌移植給無菌小鼠,成功地複製出肥胖表型,而且鑑定出3種肥菌——顫桿菌和梭菌屬14a簇及4簇。

瘦子細菌

擬桿菌可抑制脂肪累積,並促進瘦素分泌

在肥胖細菌被發現的同時,瘦子細菌也幾乎同時被發現,那就是擬桿菌。擬桿菌被越來越多地認爲是人體的瘦菌。去年9月,美國、法國和丹麥科學家在Science上發表論文,報告了他們把4對雙胞胎姐妹的腸道菌羣移植給無菌小鼠的實驗結果。

這4對姐妹均爲一肥一瘦,姑且稱爲“肥姐”和“瘦妹”。有趣的是,移植了肥姐腸菌的小鼠成了一隻“肥鼠”,而移植了瘦妹腸菌的小鼠則還是一隻“瘦鼠”。在這裏,小鼠的肥瘦似乎與飲食無關,因爲兩種小鼠餵食的都是低脂、高纖維飼料。

更有趣的是,當把這兩種腸菌不同的小鼠關在一個籠子裏飼養時,肥菌不能取代瘦菌,而瘦菌卻能入侵肥菌,結果有瘦菌的小鼠依然消瘦,而有肥菌的小鼠也不會變胖。

進一步分析表明,瘦鼠腸道的短鏈脂肪酸增加,可抑制脂肪在脂肪組織的積累,增大能量消耗,促進瘦素(飽腹感激素)分泌。

菌羣分析顯示,具有入侵性的瘦菌是擬桿菌(一個大類)。其他研究也證明,小鼠腸道的擬桿菌確實與消瘦相關。

肥胖地圖

歐美人的胖菌要比其他地方的人多

今年2月,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杜桑亞利桑那大學的科學家又繪製了一張“肥胖地圖”,並得出一個非常有趣的結論:肥與瘦取決於腸道中硬壁菌類與擬桿菌類的比例,肥胖人士腸道中的硬壁菌(肥菌)多於擬桿菌(瘦菌)。

他們分析了世界各地的23種不同人羣共1020人的腸道菌羣,發現高緯度(赤道以北)寒冷地區的居民體內硬壁菌的比例高於低緯度(赤道以南)炎熱地區的居民,並畫出一張標識“肥菌”(藍色)和“瘦菌”(紅色)比例的“肥胖地圖”。

從圖上可以看出,歐洲人的“肥菌”佔優勢,而中國人、南美人、南非人的“瘦菌”佔優勢,美國人的“肥菌”似乎少於歐洲人,而“瘦菌”又少於中國人、南美人、南非人。有趣的是,非洲裔美國人的腸道菌跟其他美國人一樣,但與土著非洲人不同。

這一現象跟以前提出的Bergmann規則相吻合,該規則指出動物的體型隨緯度升高而增大。那麼,“肥菌”、肥胖和體型偏大很可能是人體及其共生細菌對嚴寒氣候適應的結果。

胖子能否植入瘦菌?

有危險,會改變原有細菌分佈,導致腸胃不適應

胖菌和細菌對人的體型如此重要,那是否意味着將來想要變胖或變瘦,只要植入相應的細菌就可以呢?

對此,南京理工大學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張建法表示,目前還不能這麼做,因爲細菌與肥胖的關係也是近些年纔開始的研究,人體內的細菌種類繁多,到底哪些參與變胖或變瘦還沒有完全搞清楚。而且每個人的細菌羣落都不相同,適合這個人的細菌羣落放到別人那裏可能就有害,因此不能一概而論。

張建法說,對於肥胖者來說,正確的減肥方法依然是多運動,有健康的飲食。因爲人體菌落是會隨着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如果飲食不規律穩定,原有的細菌羣落就無法適應。比如本來某種細菌喜歡清淡的,但現在主人突然換了口味,改吃油膩的了,那這種細菌就可能適應不了,趕緊逃之夭夭,而另一種喜歡油膩的細菌就會佔領這片“土地”。這種細菌羣落的改變,勢必也會影響身體,因爲突然來了新的“寄生者”,腸道肯定會不適應,於是就可能出現拉肚子等現象。拉肚子還算小毛病,如果引來了非常有害的細菌,那可能就會導致其他疾病的發生。

爲什麼說暴飲暴食對人體有傷害,這就是其中一個原因。同理,如果突然給一個健康人植入其他細菌,也是一件危險的事。

人體和微生物是一個共生系統

兩者兼顧才能“雙贏”

張建法說,人體存在着大量細菌,主要分佈在消化系統,即從口腔到腸胃這些和外界相通的部位。人的表皮也附着很多細菌。其他組織不能有細菌,否則就會生病。

這些細菌大致可以分三類: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其中有益細菌能夠參與人體代謝,幫助人體合成多種維生素,促進鐵、鎂、鋅等營養的吸收。最典型的就是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

有害菌指原本起不了害處,但如果失控,大量生長,就會引發多種疾病,產生致癌物等有害物質,或者影響免疫系統功能的細菌。

中性菌是指對人體既無好處也無壞處,對人體的作用機制尚不明確的細菌,它們在人體內就像是來“打醬油”的,來不來都無所謂。

這些細菌在人體構成了一個共生系統,和人體相互依存。如果發生改變,就可能引發一系列問題。不過,人體的微生物環境處於一個動態平衡狀態。就是隨着年齡和環境的變化,體內的微生物也會變化,比如雙歧桿菌。

雙歧桿菌是嬰兒時期一種重要的有益菌,從嬰兒誕生3天后就開始在體內出現,它能幫助嬰兒消化吸收母乳中的一種低聚糖,這種低聚糖單靠人體自身是無法吸收的,必須靠雙歧桿菌消化後才能吸收。有科學家稱:“這也說明了大自然對母乳的設計初衷:它不僅僅是嬰兒的食品,也要爲嬰兒體內的細菌留下足夠養分。”

不過,雙歧桿菌會隨着年齡增長慢慢消失,特別是到65歲以後,這種細菌會大量減少甚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種腐敗細菌,會在體內分解食物產生各種氨氣、胺類、硫化氨等有毒物質。

因此,當我們在呵護自身健康的同時,也要好好照顧我們身體裏的這些微生物,在這個講求雙贏的年代,身體也需要“雙贏”。

名詞解釋

陰溝腸桿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在人和動物的糞便水、泥土、植物中均可檢出陰溝腸桿菌,是腸道正常菌種之一。但可作爲條件致病菌,其引起的細菌感染性疾病,常累及多個器官系統,包括皮膚軟組織感染、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以及敗血症等,由於陰溝腸桿菌能產生超廣譜β-內酰胺酶和Amp C酶耐藥情況嚴重,給臨牀治療帶來了新的挑戰。

厚壁菌門:該類細菌細胞壁含肽,聚糖量高,細胞壁厚10—50nm,革蘭氏染色反應陽性,菌體有球狀、桿狀或不規則桿狀、絲狀或分枝絲狀等,二分裂方式繁殖,少數可產生內生孢子(稱爲芽孢)或外生孢子(稱分生孢子),是化能營養型,沒有光能營養的。

擬桿菌門:包括三大類細菌,即擬桿菌綱、黃桿菌綱、鞘脂桿菌綱。它們的相似性體現在覈糖體16SRNA。

很多擬桿菌綱的細菌種類生活在人或者動物的腸道中,有些時候成爲病原菌。在糞便中,以細胞數目計,擬桿菌屬是主要微生物種類。

黃桿菌綱主要存在於水生環境中,也會在食物中存在。多數黃桿菌綱細菌對人無害,但腦膜膿毒性金黃桿菌可引起新生兒腦膜炎。黃桿菌綱還有一些嗜冷類羣。

鞘脂桿菌綱重要類羣爲噬胞菌屬,在海洋細菌中佔有較大比例,可以降解纖維素。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