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今日頭條 > “不吃夜宵睡不着”叫“夜食症” 你中招了嗎?

“不吃夜宵睡不着”叫“夜食症” 你中招了嗎?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878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夜深了,躺在牀上卻餓得要命,海吃一頓之後,在懺悔中摸着“游泳圈”睡覺……你是不是覺得說的就是自己?科學家告訴你:這不怪你的嘴,可能是你的基因出了問題。

“不吃夜宵睡不着”叫“夜食症” 你中招了嗎?

最近,南京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徐瓔領銜的生物鐘研究團隊發現,當一種名爲PER1的基因發生突變時,就可能會導致所謂的“夜食綜合徵”。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5月22日的《CellReports》(《細胞》子刊)上。

“夜食症的病根”怎麼找到的?

人有三個基因

PER1管吃飯

PER2管睡覺

正常情況下兩個基因是同步的一旦PER1突變,睡覺的時候就想吃飯

PER3

1美國有一個家族晚上六七點睡,凌晨三四點就起來

謎底:原來是管睡覺的基因發生突變

“我對生物鐘基因的研究要追溯到2003年,那是對一個早起早睡家族的基因研究。”徐瓔教授說,當時她在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神經科學部門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這個家族成員都是在凌晨3、4點起牀,而到晚上6、7點就睡覺。通過研究,發現這個家族成員身上的一種名爲‘PER2’的基因發生了突變,而‘PER2’是一種管睡覺的基因,正是這突變導致他們的早起早睡。”

2把突變的基因轉給小鼠同樣早睡早起,而且進食變得更早了

啓示:其他基因也突變會怎樣呢?

“通過遺傳工程,我們把這個突變基因轉到小鼠中,去觀察小鼠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因爲小鼠是夜行動物,在晚上活動晚上吃飯。但實驗發現,有着基因突變的小鼠生物鐘週期開始變短,從24小時變成21小時。與此同時,它們的行爲也隨之發生變化,不等到夜晚就開始活動並進食,同樣變得早起早睡了。我們將這一家族性早起早睡的症狀命名爲ASPS。”徐瓔教授說。

這一研究成果也給徐瓔帶來了新的啓示,“人類作爲最高級的哺乳類動物,有三個PER的基因,分別是PER1、PER2和PER3,各自精準地控制着人體的不同功能。如果PER1和PER3發生突變,會不會有新的表徵出現呢?”

3發現了另一個“管吃飯”的基因它一突變,吃飯時間就亂了

結論:親,“夜食症”真不是你的錯

從2009年起,徐瓔帶領的研究小組便開始對小鼠進行實驗。“我們發現有着PER1基因變異的小鼠要比其它小鼠的吃飯時間提前了——也就是雖然小鼠爲夜行動物,但是在白天休息時候吃更多的食物。這個實驗表明,吃飯的時間也是由生物鐘所控制的。如果說此前的實驗證明了PER2突變的小鼠睡覺的時間要比平時早。那麼,PER1變異就使吃飯的行爲提前了。”

“吃飯是PER1,睡眠則是PER2。在正常情況下,PER1和PER2是保持同步的,它們會在相同的時間打開和關閉,以保持睡眠和飲食週期的均衡。但是如果其中一個基因發生突變,就可以打破這一環節,從而使得機體的各種生物鐘不能步調一致。”

很多人在睡覺前喜歡吃東西,常常引起肥胖。爲了進一步證實,研究小組給突變小鼠喂高脂飲食,如果只讓這些小鼠在晚上規定的時間吃飯,即使PER1基因突變,小鼠也能夠保持正常的體重。而如果讓它們自由進食,這些PER1突變小鼠由於提前進食,導致能量消耗與儲備不在合適的時間,從而迅速導致肥胖。

而這一研究成果,也讓夜食者們有了一個心安理得的解釋:夜食,並不是我的自控能力差,也許是基因出了問題。

另據悉,發表在《CellReports》(《細胞》子刊)上的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南京大學的劉志偉博士和蘇州大學的黃茉莉。

得了“夜食症”還有得治嗎?

藥先別指望,還是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吧

吃夜宵的人很多,但不能輕易說“基因突變”

徐教授告訴揚子晚報記者,實際上,真正在生活中得夜食症的人並不多。不過,也有很多的正常人因爲夜生活豐富或者工作壓力大,而把吃夜宵當成習慣。

徐瓔認爲,即使你患了這“夜食病”,也不能輕易下結論,是因爲你的基因突變了。

對付夜食的辦法是“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

PER1小鼠的實驗,至少提示了我們,生物鐘能夠控制飲食的習慣。“雖然知道了基因突變的點,在理論上,我們可以說有可能通過調節基因的點的方式去控制飲食,但想要研發出針對性的調控藥物還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徐瓔如是說:“不過,調控藥物也並非是唯一的方法。其實,研究生物鐘的科學家們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這是因爲生物鐘也可以通過人爲的活動來調節。”

在地球上,人體生物鐘的週期是24小時左右,與地球自轉時間相同。但具體到每個人,不會都是像原子鐘那樣精準的24小時,而是根據個人情況不同重新加以設定的24小時。這種設定會受到外界的影響。比如通過光線的調控,或者是深夜“上班”族,長期以往就有可能出現生物鐘紊亂。

儘量好好睡覺好好吃飯能重新設定你的生物鐘

不過,人體自身也能對環境進行適應調控。

如到美國、歐洲出差就會出現時差,這種時差的調整就是人體一種自我調節。因此在飛機上,就會通過調整飲食供應的時間來幫助你調節時差。比如,本該是平時睡覺的時間,卻給你來一份正點的正餐。

對此,徐瓔的解釋是“這些例子說明良好的睡眠習慣,或者有規律地吃飯,都會對人體的生物鐘起一個重新設定的作用。生物鐘能夠控制人體20%以上的基因表達。因此,有規律的生物鐘,毫無疑問會讓你更健康。”

看來,“夜食症”患者們,所需要的還是強大內心,“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揚子晚報記者張琳)

徐瓔教授簡歷

徐瓔,女,博導,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962年出生於江蘇蘇州,1994年赴日留學。1997年獲日本琦玉醫科大學病理學博士學位,2001年獲東京大學醫學部細胞生物學博士學位,2001-2003年出任日本YS新技術研究所主任研究員,2003-2006年在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神經科學部門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2006年回國,現爲南京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教授。先後在Nature、Cell、JCB、PNAS、EMBOJ等國際著名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