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今日頭條 > 調查:四成受訪學生從未被告知哪有“護身”

調查:四成受訪學生從未被告知哪有“護身”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889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調查:四成受訪學生從未被告知哪有“護身”

調查:四成受訪學生從未被告知哪有“護身” 第2張

調查:四成受訪學生從未被告知哪有“護身” 第3張

自5月8日海南萬寧發生“小學校長帶女生開房”事件至今,全國至少有9起校園內猥褻性侵幼女案被曝光。

在性侵女童案屢屢被曝光的背景下,保護兒童的話題引發關注。新京報聯合紅楓婦女心理諮詢中心發起“全國兒童性安全知識教育狀況調查”,旨在瞭解目前兒童性安全知識教育的普及情況。調查顯示,家長和學校在這方面教育仍有很大缺位,兒童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不足。

新京報訊據北京市多地法院、檢察院近日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兒童遭受性侵害的案件數量明顯增多,且被害人年齡呈現低齡化、受害次數高頻化的特點。

昨日,新京報聯合紅楓婦女心理諮詢中心發起的“全國兒童性安全知識教育狀況調查”出爐,結果顯示近四成受訪學生從未被告知“保護身體”。

本次調查分學生和家長問卷兩部分,其中107名6-14歲的兒童參與了書面問卷調查,1100餘名家長接受了網絡問卷調查。

頭髮眼睛成“隱私部位”

在調查中,受調兒童表示,性知識教育主要來自於家長,其次是學校。但有38.04%的兒童表示,從未有人告訴過他們要保護自己的身體。41.9%的家長也表示,從未引導孩子認識過自己和異性的身體。僅有37.9%的家長教孩子“認識自己身體的隱私部位,其他人不能碰”。有多名14歲的受調兒童甚至認爲,自己隱私部位是“頭髮”、“眼睛”、“頭部”。

儘管有68.4%的家長表示對孩子進行過性教育,其中有三成家長選擇的是生理知識教育,比如新生命從何而來,女孩的月經、男孩遺精等青春期性知識。僅有18.6%的家長會傳授孩子“當遇到他人碰觸隱私部位的時候如何求助或逃離危險”的技能。

鑑於該話題難以啓齒,調查中93.1%的家長支持將“預防兒童性侵害”相關教育納入學校正規教育體系。

但學校在這方面的教育也明顯不足,僅有8.3%的家長表示明確知道學校在做性安全知識教育,43.5%的家長表示學校沒開展過此類教育。

紅楓的專家指出,兒童性侵害事件的發生,暴露出學校對兒童進行性教育的缺失,以及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方面消極被動的狀態。不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庭,性安全知識教育的普及處境尷尬。“預防性教育才是關鍵,等到發生就晚了。”

兒童性侵案呈上升趨勢

由於缺乏性教育,部分低齡兒童未能意識到嫌疑人的行爲是在嚴重侵犯自己的權益。瞞案不報也導致孩子多次受害。

記者從北京多個法院和檢察院獲悉,近幾年北京地區的兒童性侵案件呈現數量上升和低齡化趨勢。

朝陽法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審結猥褻兒童案件47件,2007年爲3件,佔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權利案件比例爲4.1%,而到了2012年這個比例升爲14.5%。10歲以下兒童受猥褻侵害機率明顯較高,佔80.9%。其中最小的被害人僅3歲。兩成被害人受2次以上侵害。豐臺法院從2009年至2011年,該院共審理28件案件涉及被害人42名,雖然年齡都集中在10-13歲之間,但3-5歲的兒童也多達8名。

據昌平法院調研,2010年至2013年5月末,該院的21起性侵害兒童案件中,還有強姦案13件。

“性侵事件的隱蔽性高,迫於社會壓力等諸多原因,很多家長不願曝光此事,可以說,進入法院和檢察院的案件只是一部分。”紅楓的專家說道。調查中,僅有42.8%的家長表示,如果孩子遭受性侵會選擇報警。18.2%的家長選擇帶孩子遠離現在的朋友圈,不讓人知道。

【調查發現】

心理老師性教育在學校“被迴避”

由於不是國家硬性規定課程,學校可選擇不開或變相開設此類課程,很不規範,有的學校甚至只是爲了應付檢查。

在此次調查中,學生問卷部分首先遭遇尷尬,多個北京的學校領導認爲內容敏感,僅一所學校讓15名學生填寫了問卷。儘管這所學校領導稱,平時已將性教育納入課堂,但在看到第一稿問卷後,還是給15名參與調查的六年級學生臨時開起了“性教育小竈”。

“學生問卷第一稿適合中小學生回答,但沒想到還是沒法讓學校和家長接受。”紅楓的專家對此表示遺憾。學生問卷部分經幾次修改才被部分家長接受,但問卷仍沒能進入學校。

北京某中學心理老師坦言,目前學校僅在初一和高一開設心理健康課,因只有兩名心理老師,師資不夠,而且教授性知識教育,老師還需兼具生物和心理專業知識。課堂內容也只涉及心理方面的自我認識、人際交往等,哪怕是講到異性交往,也只是涉及心理部分,會盡量避免“性”的話題。

早在2009-2010年,北京市教委就委託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性教育研究中心和北京性教育研究會進行《北京市中小學性教育模式初建》的課題項目,編寫了《北京市中小學學校性教育大綱(草案)》。至今,北京有20所小學和30所中學成爲試點學校。

但首師大教育學院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張玫玫指出,事實上在這些試點學校,這些教育都散落在活動課、心理課、安全教育課、班會,家長會上。

“開設性知識教育課程需社會氛圍,也需家庭氛圍和學校氛圍。”一中學心理老師認爲,開設這類課堂很有必要,需進行系統推動,從政府、學校到家庭。但從小沒接受過系統教育的家長對這種課會牴觸,各級領導大多也很迴避性知識教育。

該老師坦言,由於不是國家硬性規定課程,學校可選擇不開或變相地開設此類課程,很不規範,有的學校甚至只是爲了應付檢查,發本書讓學生回家看。有的學校甚至連書都不發。

中外比較中國家庭性教育“含糊”

Paul告訴剛上幼兒園的蘭蘭,幼兒園所發生的一切都要回家和爸爸媽媽說。包括陌生人對他們做了什麼。

幾乎從孩子剛懂事起,家住昌平都市芳園小區的韓女士與美國老公Paul就開始了孩子的性教育,教他們如何保護自己。女兒蘭蘭很小時,就告訴她身體有兩個部位別人是不能碰的,Paul說,他從來不給女兒洗澡。

韓女士說,蘭蘭不到4歲時,會問一些有關性的問題,比如“自己從哪裏來”,“我和老公不會向孩子隱瞞。”

在父母教育下,蘭蘭知道男孩和女孩的區別,也明白在幼兒園一定不能和男孩在一起上廁所。蘭蘭和弟弟也從來不讓陌生人觸摸。

“孩子從下生就沒穿過開襠褲,孩子再小,也不能讓隱私部位暴露在外,這在美國是不可能的。”Paul說。

Paul告訴剛上幼兒園的蘭蘭,幼兒園所發生的一切都要回家和爸爸媽媽說。他們每天都會和女兒聊天,“包括陌生人對他們做了什麼。”

相較於外國人的開放,記者發現,很多中國家長在性教育方面顯得扭捏,哪怕是告訴孩子哪裏是隱私部位,提醒與陌生人保持距離等,內容也往往點到爲止,或用含糊的詞語帶過。性教育啓蒙也比較晚。

面對性侵害話題,調查中不少家長私下表示,也很重視性知識教育,但難以啓齒。“你讓我怎麼跟孩子解釋什麼是性侵害?”

相較於大城市,農村、小城市的性知識教育更爲落後。紅楓曾在2011年對河北某縣一所小學進行安全教育,在調查過程中發現,85%的家長對女童性教育無意識;95%的家長對女童可能遭到性侵害無意識。

北師大中國公益研究院兒童福利研究中心主任高玉榮指出,家庭是性教育的第一課堂,但中國家長自身都缺少性教育。社會對性保護教育的整體認知都很低,可提供的教育資源很少。

【媽媽說】

聊及性話題嚇壞女兒

“啊--啊--”9歲的小小發出兩聲驚恐的慘叫。

當媽媽糾正女兒受精卵“不是拉到一起的”,而是“男人要把某個部位插到女人體內”時,“別再講了!別再講了!”小小果斷打斷試圖補充的媽媽,把話題轉向別處。

因這次失敗,母女都不知如何再提這個話題,直到半年後。

有一天,小小忽然又想起這事,好奇地問媽媽當初說過的“插進去”究竟是怎麼回事。宋女士拿出人體解剖圖,“很學術地按圖索驥了一下。”

分享失敗的性教育

宋媽媽算是前衛的了,她會不失時機和女兒談性。當女兒提到一些問題時。

一次,小小說班上有個男生總是推女生胸部,還喜歡在女生面前談論“胸部”。

“我告訴她,你的胸部是不能讓別人碰的,”宋媽媽說。

就算是那次失敗的經驗中說到的受精卵,也是因小小說學校有女生用“紙尿褲”了(小小的理解)。宋媽媽決定有必要和她科普月經的問題,於是從排卵講起,一直到受精卵。

“我講的真那麼重口味嗎?”宋媽媽曾在博客分享那次失敗的性教育,引來家長圍觀:“你不該這麼直接”、“有義務講清楚”、“講解不專業”,衆說紛紜。

不好把握的“度”

究竟什麼時候該談什麼?怎麼談?談到什麼程度?她一直困惑、糾結。

“她學校沒這方面課,倒發過一本書,內容不錯,但老師只讓孩子自己看,”宋媽媽說。

小小9歲時,宋女士也買了一本畫冊,是關於青春期的,但小小興趣不大,也沒怎麼看。

“我自己也看過一些書,還有一些家長博客,說什麼的都有,怎麼做的也有,孩子和孩子也不一樣,只能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摸索了,”宋媽媽說。

小小在媽媽抽屜裏看到了避孕套,就問是什麼,怎麼用。

宋媽媽就用專業術語講解一番,最後告訴女兒不採取安全措施的性行爲可能會懷孕。

小小沒害羞,“原來這樣啊,同學們有說過,還以爲要一直戴着呢。”小小早在媽媽講解前就知道“避孕套”了。

小小學校有位50多歲的男老師,一個人住地下室,小小看着可憐,去幫收拾屋子。

小小回來告訴了媽媽,“以後不能一個人去了,更不能單獨呆在一起,萬一他有衝動,做出不合適的事情怎麼辦?”宋女士說。

“我也不確定她明不明白,”宋媽媽說。

宋媽媽也感覺自己在一個被動位置上。

【孩子說】

英國“保護自我”課很好玩

我們學校(英國蘇格蘭首府愛丁堡公立小學Sciennes)每年級,每學期,都有一個主題。第三個學期我們學了關於蘇格蘭軍隊的故事和歷史,我非常喜歡。不過這學期的新主題很快就超過了它--“Keepingmyselfsafe”(保護自我)。

課堂看短片討論“怎麼辦”

這個主題是整個愛丁堡的六年級小學生都要學的,是愛丁堡政府設置的。政府還提供了幾組教學短片。這些小短片最主要是讓和我們年齡一樣大的小學生講在他們身上發生的危險事件。

這個課件帶動畫,每個單獨的小故事都有小卡通短片。每個都很有意思。我們剛看了三個短片,一個是關於一個女孩在沒有父母同意的情況下,約上朋友去購物中心玩,後來被媽媽發現,大罵了一頓。第二個講一個小男孩被兩個青年男生打了一頓。我們今天剛看第三個,這個和另外那倆不太一樣,是關於撫摸的,我真不希望這樣的事發生在我身上。這個故事是這樣的:一個12歲的小女孩自己坐公交車去上舞蹈課,半路上一個中年男子坐到她旁邊,並開始撫摸她的脖子和肩膀!她很緊張。這時,一位中年婦女帶兒子上了車,把她救了出來。

我們除了看這些小短片,還討論如果遇到會怎麼辦。我和同桌討論出一個辦法--大聲對那個男的說:“對不起,我能過去一下嗎?”這樣的話,其他人也會發現這裏有點不對勁,就會過來幫我們。

我們每節課不止是看小短片,我們還玩各種各樣的遊戲。有一次,我們假裝是公交車上的那個女孩,然後練習說:“對不起,讓我過去。”這些遊戲都很好玩。

“兒童熱線”爲孩子保密

你有時會不會覺得有一個祕密誰都不敢告訴?那麼“兒童熱線”絕對會幫上忙。兒童熱線是一個全英國的機構,如果有小朋友感覺不舒服,或者傷心,就可以給他們打電話。

兒童熱線對19歲以下的青少年全年開放。不管你遇沒遇到危險,都可以給他們打電話。

前兩天,兒童熱線的人來學校介紹,其中還說道:“如果有小孩兒打電話,兒童熱線對小孩家長完全保密。除非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如果兒童熱線的服務人員認爲打電話的這個小朋友有生命危險,他們就會報警。另一種是,如果一個兒童想要告訴別人什麼事,他們就會幫他們做那件事。”李江南摘自新浪博客

【建議】

●學校應設固定學時和課程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兒童福利研究中心主任高玉榮:瑞典是第一個實行全國性教育的國家,他們開始性教育時就做到了三點:一是非常實用,二是從幼兒開始,三是性教育一步到位,效果也非常好。我們政府部門和教育部門一定要出臺相關政策,學校應設立固定的學時和課程,性保護教育一定不要神祕化,教科書不能點到爲止,更不能欺騙和迴避。

●性觀念培養比生理課更重要

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副會長陸士楨教授:除了教會孩子們防範意識、技能,包括自我保護的方式,以及受到侵犯之後的處置方式,特別注意的是,對兒童性觀念的引領。

●國外鼓勵民間機構開展性教育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諮詢服務中心主任宗春山:很多國家的性教育並不是學校的主要內容,而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但學校也開展這方面教育。北歐國家,父母會很開放地和孩子談論這些問題,會給孩子看很多書、光盤,和孩子探討。他們也有很多宗教、團體組織,比如說少女活動中心,包括醫院等專門機構,都會給父母和孩子相關的專業指導,政府也鼓勵這種培訓。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