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健康科普 > 如何健康吃完剩菜剩飯 居家必學

如何健康吃完剩菜剩飯 居家必學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927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生活中,總會出現中午剩下飯菜什麼的,對於很多朋友來說,倒掉還是挺可惜的,所以,晚上吃的還是比較多了。人們常常聽到說剩菜以及剩飯是不能吃的,其實這是比較偏激的。當然我們是不建議大家吃剩飯或者剩菜的,但是必要的時候注意下保存的方式,其實它們也是能夠吃的,趕緊看看。

如何保存好剩飯剩菜

1、冷卻是重要的前提。大家要知道,熱的食物肯定是不能放入冰箱裏面進行冷藏的,因此冷下來的剩飯,剩菜才能夠保存,這樣避免保存過程當中出現腐敗或發黴了;如果冷卻之後的話放入冰箱,那麼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抑細菌的效果,讓食物的腐敗速度變慢,進而讓下次還可以再吃。

2、單純存儲。不同的食物一定要不同的存儲,不能所有的食物都放在一起,這樣很容易讓所有的食物都快速腐敗的,這是爲什麼呢?因爲這樣容易讓不同食物腐敗產生的細菌交叉在一起,這樣可能加速了食物的腐敗,想吃都不能吃的,可以保鮮膜或者保鮮袋一起分開存儲。

3、時間要控制。當然這些的剩飯剩菜絕對不是隔夜的那種,隔夜的剩飯剩菜註定是不適宜吃的,最好是在6個小時之內比較好的,比如下午煮剩下的食物,差不多晚上和晚飯再一起吃掉,這樣是比較好的選擇,而且還有記得加熱下,避免產生大部分的細菌。

如何健康吃完剩菜剩飯 居家必學

剩菜的原則

雖然剩菜在一定時間內可以食用,但也要記住的是,剩菜的第一原則是不能剩素菜,不管是加熱過,還是有些涼菜都是不好的。

1、剩素菜容易有毒。因爲這樣的剩菜極易產生有毒的物質,如果再吃入肚子的話,會在腸胃裏面引起反應,進而產生一些致癌物質,長期這樣的飲食是可能導致癌症的發生,因此剩菜不剩素菜是要重視的。

2、營養流失多。不剩下素菜還有重要的原因是,這道菜可能已經沒有任何營養價值了,就算是再好的食材,吃進去肚子裏面也沒有什麼利用價值,所以這些食物就沒有必要多吃了,還是煮些新鮮的比較好。

3、爲何重點提醒涼菜呢?其實涼菜本身就沒有經過太多的處理,能夠儘快吃完的話就吃完,剩下是沒有必要的,而且夏季的時候是容易因爲這個原因出現腹瀉的,希望大家引起重視。

如何健康吃完剩菜剩飯 居家必學 第2張

吃剩飯剩菜的方法

不同的剩飯或者剩菜的處理方式是不同的,如果想要吃到更加健康的剩菜,那麼一些烹飪技巧是需要大家熟悉下的:

海鮮食物:海鮮這種食物和新鮮烹飪的差不多,要加入一些生薑,大蔥以及料酒等配料,這樣可以殺菌,也能更加美味些。

肉類食物:可以適當加入一些食醋,煮上一兩分鐘,這樣煮出來的肉會更加美味的,不至於生冷。

剩飯:米飯類的食物記得隔天都要吃完,不然剩下是易產生一些有害物質,非常不利大家健康的,希望認真瞭解下。

總之,不建議大家吃剩飯剩菜,但如果必要的話,請好好了解下上面幾點建議,相信也不會太影響大家健康的。

除了合理儲存,回鍋加熱也是保障健康的關鍵。剩菜在冰箱裏儲存,吃之前一定要高溫回鍋。因爲低溫只能抑制細菌繁殖,不能徹底殺死細菌。

不同剩菜,加熱也各有技巧:剩菜中,屬魚蝦蟹貝最不耐放,即使在低溫下儲存,也會產生的細菌,容易變質。所以,加熱時最好再加點酒、蔥、姜、蒜等佐料,這樣不僅可以提鮮,還具有一定殺菌作用,能防止引起腸胃不適。

如何健康吃完剩菜剩飯 居家必學 第3張

與海鮮蔬菜相比,肉類比較不易產生亞硝酸鹽等致癌物,但一定也要將其熱透,最好加熱10分鐘以上,或微波加熱1分鐘以上。加熱時,不妨加點醋,肉類富含礦物質,這些礦物質受熱後,會隨着水分溢出。這些物質遇上醋酸就會合成醋酸鈣,有利人體的吸收和利用。

米飯、饅頭等主食最好在第二天吃完,因爲澱粉類食物容易滋生葡萄球菌和黃麴黴毒素。這些有害物質高溫加熱下也無法被殺死。所以,如果兩天還沒吃完,即使看起來沒變質,也不要再吃了。

上頓吃,下頓吃,沒有了新鮮感,剩菜往往還容易被剩下。爲了健康,上頓的剩菜,下頓一定要吃完,否則要堅決扔掉。這就需要充分發揮想象力,來次“剩菜大變身”了。

肉類涼拌、炒菜皆可。醬牛肉、醬肘子等最簡單的變身方法就是涼拌,可把肉切片與新鮮蔬菜、調味料一起拌勻;也可以與胡蘿蔔、芹菜等蔬菜同炒。還可把醬肉剁碎,與青椒丁、香菜末等拌在一起,加在燒餅裏做成肉夾饃。如果家中有小孩,把醬牛肉拍散剁碎,加鹽、糖、醬油炒成肉鬆佐餐也不錯。

煎炸魚類,加熱後往往口感又老又硬,其實可以加入彩椒、胡蘿蔔丁等重新紅燒,以醬油和糖調味,就成了一道新菜。

結語:生活還是得勤儉點,這樣纔是會過日子的,當然,如果不想吃剩菜的話,那就要做飯菜的量要控制好了,保證一頓就可以吃了。家裏蒸米飯,一次容易多。剩飯除了炒飯、煮粥外,還可將其打碎,加豆腐和雞蛋做成米糊豆腐羹。此外,米飯還可以與土豆、肉末等攪拌,做成幹炸丸子。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