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大辭典 > 中醫養生 > 寒溼怎麼除 祛寒溼從這下手

寒溼怎麼除 祛寒溼從這下手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2.7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怎樣做才能讓寒溼遠離你

祛寒溼從這下手

寒溼怎麼除 祛寒溼從這下手

穴位按摩

大椎穴:它集合了三條陽經(手少陽三焦經、足陽明胃經、手太陽小腸經)匯於督脈。

刺激該穴可激發全身的陽氣,護衛周身,避免風寒溼邪的侵襲。

承山穴:承山穴是“身體上的紅豆薏米粥”。

因爲承山穴在“主人體一身之陽氣”的足太陽膀胱經上,刺激它能直接振奮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溼氣。

通常來說,只要按揉承山一段時間後,我們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溼氣會在此時與陽氣一同向外發生。

如果您的承山穴輕輕一按即有明顯的酸脹痛感,那麼大半是體內溼氣較重的緣故。

足三裏穴與陰陵泉穴:脾是生痰之源,如果溼氣多了運化不出去,就會變成痰飲。

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痰溼重的問題就要健脾。足三裏穴與陰陵泉穴是調脾健胃的第一穴。

豐隆穴:配合足三裏穴按摩豐隆穴可以祛溼化痰。

豐隆,象聲,轟隆打雷。長期堅持按摩能把脾胃上的濁溼像打雷下雨一樣排出去。

揉小腹:陰處最易聚集寒溼。每天早、中、晚各揉一次小腹,先按逆時針方向揉,後按順時針方向揉。

揉的次數最低以36遍起,或36的倍數也可以。力度要適中,如果能把腹部的軟組織帶動起來更好。將腹部的溼濁通過二便排出,小腹常溫,元氣充實。

日常可以刮刮痧

刮痧祛寒溼的效果也很好,因寒溼引起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使用刮痧的方法可以起到很好的緩解效果。

刮背腰部:取坐位或俯臥位,塗刮痧油;用刮痧板的薄邊,與皮膚呈45度~90度,從大杼穴至小腸俞穴,上下刮拭18下~30下;力道、速度適中,以出痧爲宜;以同樣的手法刮拭對側穴位。

特別注意:從大杼穴至小腸俞穴的刮拭路線較長,可以分段刮拭。

刮上肢部:取坐位,從上至下依次刮拭肩髃穴、肩髎穴、肩貞穴、曲池穴、手三裏穴、陽池穴、尺澤穴各6下~7下;力道、速度適中,以出痧爲宜。

依次點按合谷穴、大陵穴用刮痧板的薄邊棱角,點按至產生痠麻脹痛時保持7秒~8秒,鬆手,間隔3秒~5秒,再重複點按6次,不要求出痧。

刮下肢部:取站位或俯臥位刮環跳穴,用刮痧板薄邊,與皮膚呈45度~90度,從上至下刮拭6下~7下,力道、速度適中,以出痧爲宜。

用刮痧板的厚邊棱角點按環跳,點按至產生痠麻脹痛感時保持7秒~8秒,鬆手,間隔3秒~5秒,再重複點按6次。

取臥位刮委中,用刮痧板薄邊,與皮膚呈45度~90度,從上至下刮拭6下~7下,以出痧爲宜。

取坐位或仰臥位依次刮樑丘穴、陽陵泉穴、足三裏穴,手法同委中穴。

運動養生
養生日曆
穴位養生
母嬰保健
疾病預防
減肥瘦身
養生小妙招
中醫養生